月底了,大家要给菜施肥;下月初各镇开始修路清理河道;家里也要准备添置新房物件,调教丫鬟小厮;开设三里湾办事点……
想着想着,明珠睡着了,等她醒来时,天已大亮。
第一次睡的这么沉,明珠很不习惯,“来人啊!”
一名丫鬟从外面走了进来,“乡君醒啦,奴婢这就伺候乡君洗漱。”
丫鬟动作很利落,即便是第一次伺候明珠也没有忙手忙脚的情况。
相反,她的手很巧,梳的头发也很好看。
明珠看着镜中的头发,觉得挺好看的,问道,“在宫中之时学的?”
“奴婢本是负责给乡君梳头上妆的,只是乡君天生丽质,奴婢没有用武之地。”
“除了梳头上妆,你还擅长什么?”
“不知泡茶和制香膏算不算?”
明珠看向窗外,见树上的黄叶都快要掉光了,“天冷了,你制几盒防冻裂的香膏吧,过两日回家拿给夫人用。”
“乡君信任奴婢,奴婢定会好好制作,就是不知夫人是否喜欢桂花的味道。”
“以前家里穷,基本不用香膏。”
“那奴婢多做几款供夫人挑选。”
明珠嗯了一声,便让丫鬟把躺椅搬到树下,一边晒太阳一边喝花露清汤。
这段时间,忙上忙下的,都没怎么休息,如今闲下来,感觉挺惬意的。
“乡君,要听点小曲么?”丫鬟见机表现自己。
明珠想了想,“来点松快的曲子。”
“乡君稍等,奴婢去拿琴。”
丫鬟高兴的转身,回来的时候手里多了一把长琴,她坐在旁边的石桌上,试调琴音后,开始拨弄琴弦。
琴声悦耳,曲调舒缓。
明珠眯着眼睛,一边想着事情,琴声停止的时候,她睁开眼睛,看到了红英。
“乡君!”红英行礼,“曹管家知道乡君的意思后,每人发了两个馒头就领到田间干活了。
咱们家的菜地,今天开始施肥,旱地几头的青微草莫约一尺高了,不知是不是咱们之前有肥做基底,青微草长得比京城的还要好些。”
京城的青微草是野生的,看起来瘦巴巴的,没有光泽,家里种的,色泽光亮,水灵灵的。
“管家让奴婢传话给乡君,说青微草什么时候收割?”
明珠喝了一口露花露清汤,“你还记得当初的青微草浆是怎么磨的么?”
“记得。”红英点点头,“当初乡君研制的时候,奴婢也有参与,草浆和万牲草的比例,奴婢也清楚。”
明珠‘嗯’了一声,“你明日回去教她们怎么磨浆,怎么制草粉,如何调配万牲草的比例,确定没问题了再去山庄帮碧青。
那边没人,菘菜又是关键时刻,施肥这一环节必须盯紧了,否则很影响收成。”
“是!”
“没别的事你便下去准备!”
红英退下后,明珠也让丫鬟把琴撤下。
…
管官道上,一辆马车疾驰而过。
“路女官,准备进城了。”
车夫的话一出,路女官立即掀开车帘,看到城门上‘青瓶’两个大字。
“路女官,先去哪里?”车夫问。
路女官看了眼车内的东西,“先去县衙。”
排队入城后,马车直奔县衙。
路女官刚从马车下来,门口的衙差就笑着走过来,“路女官,什么风把您吹来了?”
“你们县尊在吗?”路女官问道。
“在的!”
“麻烦帮忙通报一声。”
衙差立马进去通报,“大人,羲和城主近身女官在门外求见。”
正在处理公务的谢县令和朱县丞纷纷抬头。
“羲和乡君的女官,她来作甚?”朱县丞睁着小眼睛问道。
“小的不知,门外来的的确是羲和乡君的女官。”
谢县令沉吟道,“快把人请进来。”
衙差很快出来,“路女官里边请。”
路女官进去后,见朱县丞也在,行礼道,“羲和城主近身女官见过两位大人!”
“路女官不必多礼。”谢县令和善的抬手,“路女官突然到访,是有什么事吗?”
“也不是什么大事。”路女官浅浅一笑,“昨日京城有东西送到别院,乡君便紧着奴婢安排回礼的事情,因为月底了,菘菜要二次施肥,下个月又是冬役,乡君便让奴婢赶紧准备,免得忘了。”
朱县丞忍不住开口,“津西也有驿站,怎么到县城来了?”
“朱大人有所不知,津西驿站的马匹被征用了。”
所以,你过来冒泡就是为了用我们驿站的资源。
朱县丞点点头,“原来如此!”
“东西多吗?”谢县令问,“再过几日,县里的冬役也开始了,如若东西多的话,只能多跑两趟了。”
毕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