谢大人吹了吹未干的字迹,“阿恒曾在稻花村河水边,同羲和乡君、潘家小公子、崔家公子谈人生理想,你可知,当时阿恒的理想是什么吗?”
护卫问,“是什么?”
“一方之地,人人敬仰的父母官。”谢大人负手而立,望着窗外,“我们谢氏一族,儿孙众多,出息的也很多,可这些成就有一半是祖宗的庇荫。
比起寒门,我们谢氏子弟中举中进士,不过是时间问题。
阿恒能有这样的想法,实属不易。”
毕竟,谢氏子弟一出生就有长辈给他们铺路,只要他们按部就班,便能达到别人达到不了的高度。
即便没什么大成就,也能衣食无忧。
可是想出京磨砺的,却寥寥无几。
“羲和乡君的确是个妙人,阿恒能与之相识,实属幸运。”
“主子就不怕沈家有非分之想吗?”
“你看轻沈家了。”谢大人回到位置上,“沈家清贫,却仍坚持让后辈念书识字,因为这是可以改变他们命运的唯一机会。
从沈青山中举,沈家就已更换门庭。
沈明珠封爵,沈家更是不同往日而语,何况,羲和乡君与皇室渊源颇深,仅凭这点,陛下和太子便不可能放任沈家一直寂寂无名。
你且看吧,待沈家三兄弟长成,便是他们一飞冲天之时。”
护卫依旧面无表情,“听闻沈家长枫不错,是凌江一带百年难得一遇的天才。”
“魏公公的眼光应该假不了。”谢大人抽出一本书籍,“说起来,阿恒能够扬名,多亏了羲和乡君。”
“属下听说,那次羲和乡君也邀请了芳华小姐和尚书府的胡小姐。”
“她们看轻了人,以为羲和乡君是粗鄙村姑,不屑与之往来,哪想,人家不过是去了一趟城郊村落,便发现青微草,从此简在帝心,名动京城。
芳华丫头知道后,还嘴硬的说没什么了不起。”
每每想起此事,谢大人便觉得好笑。
谢恒不知自己离开后,父亲和护卫说了那么多,此刻他已经来到驿站。
“不知谢公子来驿站有何贵干?”驿丞客气的问道。
“我这里有一批东西,想麻烦大人帮忙送往羲和城。”谢恒看着驿丞,“我知驿站初八正式开工,大人可否通融通融,因为这东西是送给羲和乡君的。”
似乎怕驿丞不认识明珠,谢恒还特意问了一句,“大人认识羲和乡君的吧,就是去年七月,发现青微草的那个羲和乡君。”
“羲和乡君之名早已传遍京城和晴川两地,本官岂能不知?”驿丞笑道,“谢公子是想给小乡君送上元节之礼么?”
谢恒摇头,“二月二是羲和乡君生辰,我与潘子钰和崔柏礼几人想借机聊表些心意,毕竟,小乡君在京城之时,助我们良多。”
至于助了什么,驿丞心知肚明。
当初谢恒、崔柏礼、潘子钰三人,因为羲和乡君的关系,率先收购青微草,然后将其捐给朝廷,大朝会上得皇帝亲口赞扬,从此扬名。
“东西多吗?”
“加起来一车不到!”
“羲和乡君爱国爱民,本官很是欣赏,既然东西不多,那谢公子明日便把东西送来吧,本官尽量给你们安排。”
谢恒大喜,“多谢大人!”
看着匆忙离去的背影,驿丞不禁感慨羲和乡君的魅力,赢得帝后和太子以及一众公主青睐便算了,就连世家公子都想方设法给她送生辰礼。
上京一趟,挣了一座城,还认识一帮世家子。
这交际能力,杠杠的。
谢恒回到家中,立即派人去通知潘子钰、崔柏礼和吴柔。
潘子钰和崔柏礼收到消息后,立马叫人把准备好的礼物打包。
可吴柔却犯难了。
她看着单薄的礼物,觉得有点拿不出手,可想送好的,实力却不允许。
“礼轻情意重,乡君应该不会介意的吧?”
纠结了很久,吴柔终究还是把准备的礼物包好,让人送去潘府,让潘子钰一起拿去驿站。
初七这天,驿站又押了一车东西出城。
“少主,谢恒和潘子钰几人,往驿站托了一车东西送往津西,说是给乡君的生辰礼。”玄十一得到消息后,立即来报。
南荣修提笔作画的动作一顿,而后继续。
“上元节沈家学堂举办开山宴,叶千户在青州府执行任务,是否要属下传信给他说一声?”
南荣修似乎不高兴,“多事!”
玄十一“……”
真心终究是错付了。
…
初八这天,镇衙恢复营业。
新年新迹象,开工第一天,明珠让人派发开业红包。
基层人员,每人二十文,六房职员,每人五十文,掌事每人一百文。
大家高兴坏了,直呼城主大善。
“领了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