依旧还用鼻孔,身边自然还有一圈拥趸,宰相之子,本也有才,但凡争气一点点,来日自然官职不会小,有一圈拥趸也是正常。
格局就是这般了,南方士子,苏轼苏辙为首,王韶曾布等人是中坚力量,章惇虽然不太相熟,却也是福建子弟,自然也在南方,来去也就几杯酒的交情了。
北方士子,晏几道为首,程颢程颐兄弟中坚,张载也在其中。其实晏几道按理来说应该也是南方人,奈何如今却已成了开封人,连老家话都不会说了。
两军对垒!
暗暗较劲,年轻人总是这么过来的。
反倒狄学士躲起来了,在那小小雅间之内,吃酒吃茶……
好戏早已不是开场,而是到了高潮。
场面看得狄咏是连连摇头,天才就是天才,是真的比不得。
有些人,诗词文章,那就是信手拈来,连草稿都不用,下笔就有,想都不用想,比如苏轼。
这家伙,一辈子写的诗词,竟然有三千多首,这还是后世流传下来的数目,那些遗失的,没正儿八经记录的,只怕更多无数。
这是什么水平?一天写一首,这个数目也要写十年。这还不包括苏轼写的文章,苏轼的文章也是无数……
也不包括苏轼的书画,可别小看苏轼书画技艺,那也是绝顶的,苏轼更是湖州画派的开创者,一个画派的鼻祖。苏轼的一幅小画,后世直接拍出四个亿。
书法之上,北宋书法四大家,苏黄米蔡,苏轼居首,接着才是黄庭坚、米芾、蔡京(真是蔡京,不是蔡襄)。
你就说,苏轼这辈子,都在干啥?当官可能是副业,兼职而已。
苏轼信手拈来,晏几道频频应对,你侬我侬的美酒,你情我爱的青春,你不服我不爽的少年人……
若是不论其他,就论文化的繁荣,这真是一个美好得不能再美好的时代了。
面红耳赤之间,便也有人起身来去打嘴仗,这算是进入朝堂的预演,来日,这里有些人,真的要在朝堂上打一辈子嘴仗。
比如曾布与章淳……
有些人,老了老了,还是不服气。
比如晏几道对苏轼的不待见,如何也要装逼说苏轼是猫猫狗狗之辈……
但晏几道就是考不上进士……最后没办法,皇帝念及他爹晏殊,给恩荫了个太常寺太祝的小官养家糊口。
这就是大宋的精彩!
狄咏正在看着,这个时代的精彩。
看罢,出雅间,准备回去……
却是刚刚出门,便听一人惊讶一语:“狄学士,您如何也来了?”
抬头一看,好家伙……原来是那个……那个那个……狄咏不认识……别人认识他,他却不认识别人……这大概就是大人物的待遇了。
“哦,顺道来看看今日盛况……”狄咏答了一语。
便听呼喊:“狄学士来了,狄学士来了……诸位,狄学士到了!”
本章已完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