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 > 竞技小说 > 大宋第一武夫 > 第307章 抓人来坐牢

第307章 抓人来坐牢(2/2)

上一页大宋第一武夫章节列表下一章
有声小说,笔下文学在线收听!
这大宋朝,那就得让这些有能力的官员脱颖而出,还都对狄咏带着感激之情。

将来这大宋朝真有一天翻了,真正豁出性命去反对狄咏的人,都是酒囊饭袋,而更多是那些有能力,他们就算不支持狄咏,只要能在感情上模棱两可,就已足够,这也是人心,毕竟人都是感情动物。

若是狄咏到时候还有一个名正言顺的借口,能说服一部分有能者,那更是事半功倍。

这才是真正挖大宋的墙角根基!

这大宋朝难以被掀翻,最大的根基,就在于天下所有官员无比坚定的支持,乃至整个社会有产者、士族阶级的支持。

在大宋造反,极难。难就难在这里,一旦造反,必然天下皆敌。你连一个识字的行政官员班底都组织不起来,还造什么反?

只能当流寇,打到哪里杀到哪里抢到哪里……流寇之辈,必然不能成事,从古至今,就没有流寇可以成事的。

狄咏有狄咏的打算。

皇帝有皇帝的为难,他看着三位相公模样,便也心知肚明,却还试探来问:“三位贤相,朕觉得狄咏上奏所言,极为可行,皆出忠心,有利家国,不知三位有何见解?”

三人都知,这事肯定是好事,但不好做!也有点不能做,否则天下只怕一片骂声……

还是梁适先说一语:“此乃事功也!以事功治国之道。”

不说好坏,也不说能不能做,梁适是给狄咏一个台阶,毕竟狄咏治的就是事功之学。

皇帝听言也连连点头:“正是正是,事功无误,头前胡夫子还说狄咏治了个什么《管理学》,还托付朕督促狄咏好好著书立说,想来,这就是所谓事功之管理学……梁相公之意,此法可行乎?”

皇帝带着期盼,期盼梁适点个头。

梁适是实在不敢点头,说道:“臣以为,此事事关重大,昔日里庆历新政,倒也有不少事功之举,皆是为国之举,却是最后失败收场,所以,此事,当慎之又慎!”

梁适也不说行,也不说不行,就是让皇帝慎重,改革之事,全国州府县上千,不能轻易开始,前车之鉴。

这话听到富弼耳中,不免有些难听,富弼就是庆历新政的主要推手之一,韩琦也是当时鞍前马后之人,却也说得在理,富弼点头说道:“是啊,此事不可轻易为之……”

一朝被蛇咬,不说十年怕井绳,那也是有后续影响的,狄咏这改革之法,是真有些大。

韩琦见得两位首相这么说了,便也道:“陛下,是当慎重,不可轻启……”

皇帝面带失望,他本也许久没有什么锐意进取的心气了,近来大胜党项,又把他昔日年轻时候的心气带回来了一点,所以才对这改革之事有了那么一点憧憬期盼。

如此一谈,终究又是个灰心丧气。

其实改革,本就是北宋中后期的朝堂焦点所在,宋朝朝堂,还真不是那么迂腐守旧,从仁宗庆历新政,到神宗王安石变法。古人其实不傻,都知道国家有问题需要改,奈何北宋亡国之前,日子就是过得太好了,那些过好日子的人,谁都不想让自己少了任何利益。

范仲淹说“先天下之忧而忧、后天下之乐而乐”,就是范仲淹新政失败之后的无奈之语,他都知道,他就是无可奈何,很多人也知道,都无可奈何,这大宋朝廷,就是尾大难掉。

“不若,把狄咏召来问一问?如何?”皇帝问了一语,也算是最后的努力,能行就行,不行……也没什么大影响,日子还挺好过的,不作也行,大宋,挺好,上下都好,最近还打了胜仗……

“也好……”梁适答道,其实他也是这种心态,朝廷上下,改不改的,都可以,不过还是听狄咏来说一说,这事哪怕不干,狄咏也是得罪人了,得给狄咏一个台阶下去……

富弼与韩琦对视一眼,倒也不置可否。说到改革,范仲淹、富弼是老手,韩琦当年也摇旗呐喊过。

却是狄咏在家中,忽然喜出望外,他有了一件大喜事!让他一蹦几尺高的大喜事!

(一万五千字,铺垫已足,之后,故事节奏要起来了……)
本章已完成!
上一页大宋第一武夫章节列表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