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 > 竞技小说 > 大宋第一武夫 > 第417章 辽人,果真比党项人强

第417章 辽人,果真比党项人强(1/2)

上一章大宋第一武夫章节列表下一页
有声小说,笔下文学在线收听!
风,起!

辽人,真的很成功,在历史上很成功,虽然依旧摆脱不了兴衰宿命,但不得不说辽人是历史上极其成功的一个朝代、一个国家。

有东北渔猎之勇,有草原游牧之广,有汉人精巧之技。

这些东西聚在一起,都体现在了军队之中。

要骑有骑,要步有步,要甲有甲,要器械有器械……

各般人,配合得当,轻骑来去,绕城奔走,重骑凛凛,只等出击,步卒大阵,更是一丝不苟,各般器械,并不比宋人差……

远远观战的狄咏,看得羡慕非常!

种愕在一旁看着,也不免说上一句:“辽人,果真比党项强!”

狄咏点着头,却也有一个困惑……

为何辽人,就没有真正起过一统天下的决心?

且不说要如何去灭宋,辽人甚至都没有真正想过要灭了西夏……

乃至辽夏之战,辽人有一次都把党项李元昊给赶到深山里去了,不说河套,兴庆府这一带辽人其实是占有过的……李元昊都躲在贺兰山里避难去了……

为何偏偏李元昊认怂请和,辽人就真的能答应,退兵而回?

这他妈,都是为什么?

多多少少有点历史迷案的味道。

狄咏此时想的,就是这个问题,河套与兴庆府,辽人占过,人家跪地求个饶,辽人就回去了。

如今狄咏来占了,辽人又不愿意了……

狄咏占了,辽人不愿意,倒是好理解。辽人占了,自己又不要,实在不能理解。

或者说,辽人对于所谓的……君子之道,真的就这么崇尚?

要说契丹,与中国,与华夏,关系之深,超出许多人的想象。

千年之后,契丹这个民族虽然没有了。但“契丹”这么名词,一直都在,甚至就是“中国”的意思。

中亚,西亚,乃至俄罗斯,千年之后,依旧称中国为“契丹”,他们的词汇里,称呼中国的单词,就是“契丹”。之所以如此,是因为在古代这些地区里,很长一段时间,辽国就代表了中国,契丹就是中国。

也因为西辽在中亚曾经建立过一个庞大的帝国,影响深远,在古代这些地方的人看来,西辽就是中国人建立的,中国,就是契丹。

乃至朝鲜以前的史书里,王氏高丽,李氏朝鲜,契丹一词,也是中国。那个时候的朝鲜人用来学汉语的书籍,就叫作《老乞大》,乞大,就是契丹,就是中国,老乞大的意思,就是正宗的中国话,老中文,正儿八经的汉语。

延伸一下知识点,整个世界称呼中国,基本就三个单词,一个是后来比较常见的单词,,瓷器。

阿拉伯世界许多地方,比如伊朗,称呼中国的单词,基本就是“秦”,也有考据说音译应该是“晋”,反正是这个单音节。包括这个词,其主要音节,也是“秦”,很大部分也是从“秦”发源而来,就是chin,读秦。

中亚,俄罗斯,乃至西亚与东欧某些地方,称呼中国,就是契丹。包括英文的古语里,中国是cathay,也是“契丹”的音,或者是“乞大”这个音。

说这么多,说的其实都是辽国。

都是此时狄咏眼前看到的这些辽人……

他们,是能划等号。

中国与契丹,某种程度而言,也是能划等号。

念及这些,陡然间,刚才狄咏心中那个历史迷案,也就好像有了一个答案。

为什么辽人占了西夏之地,又还给了李元昊?

这个答案……也在另外一个问题的答案里。

为什么后来司马光当宰相的时候,会把已经占到手的土地,又划给西夏?

这两个问题的答案,其实是一个答案。

这,是这个时代的人,比较普遍且正常的价值观。

真要如何形容这种价值观呢?

用一个现代词汇,兴许有一定程度上的贴切,这个词就是“圣母婊”。

这种“圣母婊”心态,在中国历朝历代,一直贯穿。比如,明朝的时候,日本人来朝拜进贡,往往明朝皇帝会赏赐给使臣更多的财物,比朝贡带来的财物多得多的东西。

这就是一种“天朝上国”的“病”。来自文明的高度发达而带来的“病”,换句话说,就是失去了野蛮。

狄咏此时此刻,才想明白这个道理,忽然没来由问了种愕一语:“某野蛮吗?”

种愕愣愣看着狄咏,愣愣摇着头:“相公乃状元及第,岂能是野蛮之辈?党项野蛮人也!”

“某不野蛮?”狄咏又问。

“相公圣贤子弟,君子风范,乾坤朗朗,天地浩然!”也不知种愕是不是又有马屁嫌疑。

但终究,与种愕谈这种问题是谈不了的……

远方……

鼓声在响……人山人海……

狄咏忽然又问:“契丹人野蛮吗?”

种愕还是愣的,下意识摇着头:“也……不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
上一章大宋第一武夫章节列表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