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 > 竞技小说 > 大宋第一武夫 > 第898章 百多年了,不得再等了

第898章 百多年了,不得再等了(1/2)

上一章大宋第一武夫章节列表下一页
有声小说,笔下文学在线收听!
宋人,真多!

秦越国王耶律阿琏,心中不自觉有这么一种感慨,只是没有说出口。

若问耶律阿琏打过仗吗?真正打过仗吗?

其实他也没打过!

站在城头之上,他……尽力做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,却不免也在下意识吞着口水。

也在想萧特末与他说的话语,据城坚守,宋人必不能破,只待坚持十天,援军也定然会到。

援军,其实到处都有。

为何非要等十天呢?

道理很简单,防守之势,城池很多,各处抽调集结需要时间,此其一。

其二,还不能随意抽调,因为宋军此番,三十多万,归化面前,不过来了十余万,也怕声东击西,各处城防皆要重兵,也要看宋人是不是真的铁了心要围攻一地,看宋人的进攻态势,若是宋人真的用命在打归化,才会真正抽调大量人马来援,避免中计。

其三,也是最重要的,就是宋人提前动手了,打乱了辽国部署,辽人要收粮,要运粮,还有许多远地而来的兵马在路上,兵力上其实有些捉襟见肘。

其实还有一处,是辽人算差了的,那就是宋军的规模,哪怕萧特末,其实也未算到宋军此番竟然如此庞大。

以往,所有的宋辽之战,无一例外,两国之间,双方的战争动员规模都在十万之军上下,从未有过今日这种三十万军之众。

宋显然没有能力动员三十万军队!辽国,其实也没有这个能力在一处战场动员这么多军队。这还只是军队之数,配合这种规模的战役,其后勤动员人数,更是海量不可数。

这世间,哪里有多少所谓百万大军?正儿八经百万大军?

哪怕是国家就是战争机器的时代,比如战国时代,为何秦国要坑杀四十万赵人?因为没有粮食给俘虏吃!

为何秦国坑杀了四十万赵人之后,却还是攻不下连儿童都上城御敌的赵国邯郸?不久后要退兵而走?因为没有粮食给自己吃!

所以,辽国又哪里有能力动员出几十万军队与宋人打仗?

但偏偏如今辽国,就在做这件事,无他,拼命罢了。

辽国人要拼命!但最初,耶律洪基也好,萧特末也好,耶律乙辛耶律仁先,都不认为宋人也能动员出如今这么庞大的军队出来。

宋,早已不是如战国秦赵那般的战争机器制度了!

辽人想着拼一命,把故土夺回来,其实多少是不认为宋人也会这么拼命!也是宋并不具备这种动员的制度体系!

但偏偏有个狄咏,就拼了这一命,他大权在握,他一言而决,他毫不在意任何的反对之声,他以权柄压制所有人,他就是动员出了这么多人来。

这场战争,有些出乎了狄咏最初的预料,更出乎了辽人最初的预料。

这场战争,狄咏不能败,一败,不说战争上的后果,不说失地失人之后的危机,就说他自己政治上的前途,也就再也不复之前了,立马就会失去权柄的正当性,立马就会被朝堂内外的反战之声所淹没。

辽人,也不能败,一败,契丹几百年的努力,才得到现在的一切,都将化为乌有,甚至可能再次变成那个山林草原里的小小部落。

这场战争的逻辑,既简单,又复杂。

与历史上发生的许多战争一样,并不是史书里几个简单的数字与记录!

耶律阿琏,辽国秦越国王,西京大同留守,辽皇耶律洪基四弟,这辈子也是第一次看到这种规模的军队出现在眼前。

他表情严肃,身形挺拔,看着城外宋人开始安营扎寨,取水埋锅……

他用一种胸有成竹的语气说道:“来人,速速去报燕京知晓,另……请皇兄速速增派援军……”

身旁,有个文官叫作刘信,昔日北府宰相刘慎行之孙,几年前的辽国三司使刘六符之子,刘六符,就是那个出使过大宋的刘六符,他已去世。

刘信在记录,记录完,招来令兵快马,把信送出,与耶律阿琏说了一语:“大王不必担忧,宋人懦弱,只看人多,皆乌合之众也!”

耶律阿琏点头:“嗯,我知宋人懦弱,强兵无几,虽看着人多,也就是看着人多而已……”

说完,耶律阿琏又舔了舔嘴唇:“只教他们来打就是,我这城池,固若金汤!”

宋人源源不断而来,前面先到的在扎营,后面而来的在卸车,箭矢,粮草……

黑洞洞的……

火炮……

一架一架,慢慢推拉,人推马拉,一一摆开……黑洞洞的铁疙瘩,异常显眼。

耶律阿琏立马说道:“你看,宋人就是仗着此物之利罢了,若是真起厮杀,宋人岂能是我大辽勇士之敌手?去年,也就是宋人趁我大辽不备罢了,而今,我城头上也摆有此物,岂能惧他?”

刘信立马点头:“那是,大王,且也响几炮,教宋人知晓我城头利器,且看攻城之时,他们还敢不敢来爬……”

耶律阿琏大手一挥:“是极,开几炮!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
上一章大宋第一武夫章节列表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