草原初夏,天高气清,万里湛蓝,点缀几朵绵羊的白……
临潢府城池面面前,宋人大军仿佛已经开始过日子了,越修越好的营寨,越建越多的白色毡房,马群来来去去在牧,甚至羊群也时来时往……
一成不变的,还是那每日来去在城池之外的游骑。
耶律仁先每日都会上城头来看,反倒是宋王耶律阿辇只是偶尔才来……
耶律阿辇来了,那也没几句好话:“此般困守下去,如今连消息都传不出去了,孤城在此,萧驸马是来了呢?还是没来啊?”
其实这已经不是耶律阿辇第一次这么问了,耶律仁先每一次都是百般笃定:“大王放心,萧使用兵,向来坚定,定然不是那反复之辈!”
耶律阿辇还有牢骚:“这城池里的水都是臭的了,再过些时日,萧驸马若是还不来,咱们就都病死在城里了……”
耶律仁先微微皱眉,这话还真不假,十几万人与马,都要喝开水,这么拖下去,城池拆完了都不够柴火来烧……
而且,最近哪怕是喝开水,也有不少人开始出现一些腹泻发热的症状了,倒还说不上什么瘟疫,但这个事情的发展方向,显然就是朝着瘟疫去的……
“不急不急,不得多久,萧使大军必然就出现在南方!”耶律仁先一边说着,一边也往南方去远眺,已然也是望眼欲穿。
萧特末在哪里?他还真就不是那么远了,已经刚刚过了黑车子室韦人的地盘,离临潢府也就八百里左右。
这八百里,别看数量上不少,但并不算远,少数前锋若是轮换马匹日夜兼程,三四天就能出现在临潢府外。
整个大军的话,若也快马加鞭,最多七八日的事情。
但萧特末显然遇到了麻烦,从燕京城来的快骑,从张家口日夜兼程飞奔追赶而来,竟也只用了七天时间!跑了一千五百里……
皇帝的圣旨,就在当面,萧特末还在马上,看着风尘仆仆而来的令兵,第一预感就不妙,不等那人先说话,先抬手:“直接给我!”
萧特末显然是不愿看到这些人当众宣读圣旨。
那令兵也不敢违抗,双手递上去圣旨……
萧特末拆了封泥,打开了木盒,然后看了一下,微微抬头看了一眼天际,叹了一口气,没有说话。
萧惟器连忙问道:“萧使,圣旨何事?”
何事?
萧特末依旧没有说话,而是慢慢再把圣旨卷上,往靴筒里一插,皱着眉头……
抉择!
太难!
皇命难违,既然皇命到了,合该速速回头去救燕京……
应该的!
也是必须的!
燕京此时也真是危急非常!
但……
临潢府就在眼前了,八百里地,七天时间,一切就可以见分晓……
“萧使……”萧惟器已然也有不好的预感,着急一语。
萧特末抬了抬手:“今日……先扎营……着各部清点辎重,嗯……都报来……”
萧惟器连忙说道:“萧使,此刻岂能停步啊……临潢府危在旦夕,何以还能大白天扎营……”
萧特末没有说话,只是一张老脸上的两颗眼珠深邃一瞪,萧惟器连忙躬身:“遵命,下官这就去办!”
大军扎营!
这是萧特末的犹豫,是去是回,他一时之间也不知如何是好……
大帐之中,萧特末一个人枯坐思索,看着地图,久久不语……
萧惟器安排好扎营之事,立马就来,冲进帐内,就问:“萧使,怎么回事啊?”
萧特末往桌案上一指:“你自己看看……”
萧惟器连忙去看……看完,口中之语一个:“这……”
萧特末把眼神从地图上转了过来,看着萧惟器,盯着看,慢慢说道:“你是个能谋事的人吗?”
萧特末显然不那么信任萧惟器,但他此时此刻,真需要有一个人能与他商量……
“下官……下官……什么事都听萧使的……”萧惟器如此答着。
答得萧特末很失望……但萧特末还是要问一句:“若是你为主帅,你会如何选?”
“下官……下官……”
“你只管说,什么事情,都是老夫来决断,与你无干……”萧特末如此一语,他并不需要谁帮他做决定,他就是需要一个一唱一和的商量对象,不是想着谁能帮他出谋划策,而是需要一个理清思路的工具对象……
“那……那下官就说了,下官以为,此时此刻,当……速速回援,如此……只要燕京不失,只要护住陛下与朝廷百官,只要能胜河北之兵,战局也当大变……临潢府有十万大军,必能久守!”萧惟器这么答的原因,肯定有很多……
萧特末点着头:“是啊,你说得对啊……但狄咏就在眼前,把这狄咏一放,便是放虎归山,往后啊……”
“这次便是让他逃出生天,来日,他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!以后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