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时,院子里热闹非凡。>
农村人办酒席图的就是一个热闹,大锅、大菜、种类繁多。>
有人摘菜,有人洗碗,有人切菜,有人烧火,有人装盘,有人端菜……>
这种壮观的场面难得一见。>
傍晚六点三十分,终于可以开席了,所有人都找好位置坐下。>
这时,杨飞的二叔杨大华起身离开桌子,走到中间一个空位。>
等大家安静下来,才说道:“今天我们家双喜临门,老杨50岁大寿,小飞回来了,还带着我们杨家的儿媳妇一起回来……”>
“啪啪啪!”>
村民们掌声雷动,将他的话给淹没了。>
“……大家都饿了,我也不说那么多,上菜!”杨大华说到最后大喊一声,宣布开席。>
话音刚落,外面鞭炮声噼里啪啦的响了起来。>
“哇塞,终于可以吃了。”>
“棒呆!”>
“我想吃鲍鱼。”>
“我都饿了……”>
不一会儿,饭菜香味弥漫整个小院子。>
六十桌满满当当坐满了人,欢声笑语。>
主桌上,杨飞在向赵雅馨,小翠说起农村办酒宴的习俗。>
“我们这里办酒席的菜肴主材有几个基本大件是不可少的,例如鸡、鸭、鱼、猪肉、蹄膀。>
猪肉都是自家养的农家猪,主人家一般都会把辛苦养了一年的猪杀了待客,不过杀猪可是个体力活,必须要几个彪形大汉才能搞定>
处理干净后,大厨会好好加工一下。>
此外,逢年过节,村里就会打鱼,然后分到各家各户。>
遇上办大喜事,也会提前打鱼。>
鱼多的时候,大家也必须一起上!>
还有鸡鸭,农村人家里都会散养一些鸡鸭,平时是绝对舍不得吃的。>
可是到了办酒宴的时候,就会很爽快的拿出来。”>
赵雅馨是城里人,听杨飞讲起这些农村的风俗那是津津有味。>
“宴席有几样必备的菜,都是有讲究的,有很美好的寓意。”杨飞指着一碗蒸肉说道:“这是蒸菜,象征蒸蒸日上”>
“肉团,象征圆圆满满。”>
“蒸鱼,代表有头有尾,年年有余。”>
“肉糕或者鱼糕,寓意步步高升。”>
对面座位的杨琳琳,看到杨飞口若悬河的样子。>
忍不住赞叹道:“表哥,你真厉害,你说的这些我都不知道!”>
嘿嘿,他能说自己随身携带了一个百科全书(人工智能安迪)吗?>
赵雅馨兴致勃勃的看着杨飞。>
杨飞带起了一波节奏,一桌人全在听他说话。>
“此外还有几道美味,像这一碗梅菜扣肉,这道菜柴而不腻,酥软清香,一般都放在后面上;肘子,肉质鲜美、香气浓郁,没有这道菜都会觉得主家不好客;粉蒸肉,细糯清香,酥而爽口,嫩而不糜,米粉油润,香味浓郁……>
唉!不说了。>
流口水……>
杨飞说的不单自己流起口水,赵雅馨、小翠,以及所有人全在流口水了!>
啥也不多说,开吃。>
喝酒吃肉,好不痛快。>
一碗茅台下肚,那更是爽飞天。>
“哇~这酒真好喝!”>
一位大爷小酌了一口茅台,竖起大拇指。>
“入口绵滑,好酒!”>
“好酒!”>
一些嗜酒的村民纷纷赞不绝口,即便是不喝酒的人,也来尝一口。>
因为能喝到茅台机会是不多的,他们可不想浪费。>
“鲍鱼来了!”>
不知道谁喊了一声,好多人伸长了脖子。>
只见一叠叠鲍鱼上桌,一桌八个鲍鱼,刚好每人一个。>
“这就是鲍鱼啊?”>
“怎么长这个样子?”>
“长的很不和谐。”>
村民们纷纷瞪大眼睛看了起来。>
鲍鱼可是名贵的“海珍品”之一,味道鲜美,营养丰富,被誉为“餐桌黄金,海珍之冠”。>
其肉质细嫩、营养丰富。>
有人心急火燎的夹起一个,囫囵吞枣的吞了下去。>
也有人舍不得吃,将这道菜收了起来,拿回去给家里人品尝。>
……>
“不错不错,真好吃”>
“这鲍鱼的口感吃起来很像蚬子。”>
“跟海螺的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