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幕渐渐降临。>
晚上,众人来到香江国际酒店,用完餐后,直播也结束了。>
杨飞搂着赵雅馨,站在酒店的窗口欣赏着维港美丽的夜景。>
维多利亚港两岸灯火通明,灯火照在水面上,映射出道道美丽的光芒,让人看了不禁迷醉。>
这里就是香江,杨飞和内地很多人一样,心中对香江的印象其实就是四大天王、双周一成、邵氏武侠、飞虎队、古惑仔……仿佛这才是香江的元素。>
遗憾是曾经辉煌一时的港片时代,如今却沦为了烂片制造地。>
而曾经的电视王国,也到了日暮西山的境地。>
虽然有这么多遗憾但是历史总的来说是前进的,希望明天更好吧……>
良久,杨飞才收拾起心情,接着说道:“雅馨,外面风大,别站久了,明天还要去见邵译夫,早点休息吧。”>
赵雅馨点了点头,两人回卧室睡觉去了。>
香江新界将军澳工业邨,。>
早上八点,一头白发,已有百岁高龄的邵译夫由夫人方女士搀扶着走进了电视台。>
他已有半年没有到电视台来了。>
“邵老好!”>
“邵老你来了!”>
“邵老好,方总好……”>
公司的职员半年来第一次看到他们的主席先生,脸上带着惊讶。>
“好好好!”>
邵译夫含笑点头,很慈祥的一个老头。>
不过没有人注意到他的目光,他在观察所有人,连前台其中一个文员在玩手机这样的小细节都看在了眼里。>
只是他没有说话,依然笑着,随后在夫人的搀扶下走进了电梯。>
待电梯门关了后,大堂里的职员们纷纷议论了起来。>
“邵老怎么突然来公司了?”>
“他老一直在家里养病很少来了。”>
“也许是他老人家在家里待久了,来看看吧。”>
“我怎么感觉不对,邵老没次来电视台都会有事发生,希望我是多心了……”>
而电梯里很安静。>
这时,邵译夫随口问了一句:“电视台多了很多新的面孔。”>
“嗯。”方太应了一声。>
邵译夫也沉默了。>
“叮!”>
六楼到了。>
邵译夫由夫人搀扶着走出电梯往主席办公室走去,途中经过上百米的走道,数个办公室。>
他走的很慢,目光在一个一个办公室扫过。>
现在一切都变样了,一路走来,许多办公室里职员稀稀落落的。>
要知道,在鼎盛时期,这栋大厦里可是集中了上千人,每天上下班坐电梯都要排队。>
现在还有多少人?>
尤其是职员们的状态,他们虽然在笑,但笑的很麻木,精神萎靡不振。>
就像人老了一样,也衰老了。>
办公室内。>
乌龙茶,《明报》。>
方太给老头子一一准备好,然后她站在老头子身后给他按摩肩膀。>
喝茶,看报>
这就是邵译夫现在大部分的事,拿起报纸,翻开娱乐版,头条新闻便吸引了他的目光:>
“港剧辉煌不再,内地剧华丽逆袭。”>
这是一位内地深证电视从业者写的报道,上面说道:“如果问港剧曾经如何辉煌?可以说当年一个撑起了整个华语电视剧市场的堡垒……如果问曾经如何辉煌:>
《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》周闰发、梁朝炜、任达桦、周星弛、甄仔丹、刘德桦等等现已成为今日在香江以至华人演艺界独当一面的巨星,是名副其实的造星工场。>
早年的电视剧中包括自制的首部长篇彩色电视剧《烟雨蒙蒙》(1973年)以及首部金庸武侠剧《书剑恩仇录》(1976年),这两部电视剧捧红了最早的当家小生———郑少秋。>
《天龙八部》、《神雕侠侣》、《雪山飞狐》、《侠客行》、《倚天屠龙记》、《鹿鼎记》等武侠剧风靡全国,成为在内地电视剧制作薄弱的1980年代最佳的大众娱乐方式。>
另一部1980年代在内地引发万人空巷收视热潮的电视剧是周闰发、赵雅之主演的《上海滩》。>
还有《金枝欲孽》,当年的香江电视界毫无悬念地成了“金枝欲孽年”。>
《金枝欲孽》不仅在播映期赢尽收视、口碑,在当年台庆颁奖礼上更赢得了几乎所有大奖……”>
可以说曾经是一个时代的标志,几代人的记忆。但如今,如一个步入老年的夫人,青春已逝,步履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