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 > > 三国:屯兵百万,你管这叫普通县令? > 第541章 让诸葛亮当导师

第541章 让诸葛亮当导师(1/2)

有声小说,笔下文学在线收听!
陆川原本还有很多关于火枪改良的方案,但是想到诸葛亮短时间内恐怕难以接受这么多知识,所以就没有继续往下说。

反正就目前的情况来看,改良火枪最大的难点就在于子弹的制作,在于寻找到合适的氧化剂。

单单这一个课题,可能就需要诸葛亮花费大量的心思和时间,所以后面关于弹夹的设计、子弹自动装填方式、扳机的制作以及枪管的改良,就等诸葛亮把现在的难题解决之后再说吧。

诸葛亮抱着子弹图纸研究了半天,又拉着陆川问了好多问题,有个一个大概的方向之后才肯放陆川离开。

从火药工坊出来,陆川觉得让诸葛亮一个人做研究还是不太够。

毕竟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,诸葛亮再怎么聪明,也只是一个人,而想要推动科技进步,社会发展,就必须要培养更多的人才。

学校那边一直在培养人才,但大多都是内政型人才,或者是商业型人才,并没有陆川想要的科技型人才,所以陆川又转身走了回去。

“孔明,你过来一下,我有事和你商量。”

“啊?什么事?”

诸葛亮还抱着陆川刚刚画出来的图纸不肯放手,脸上带着不情愿的表情。

陆川说道:“我要跟你说的是好事,你可别这么一副不愿意的表情。我问你,火枪改良是不是需要做很多试验,需要寻找很多材料?如果这些工作都让你一个人做,你要多久才能完成?”

“这个……如果一切顺利的话,有上几个月的时间应该就差不多了,我最担心的还是找不到合适的氧化剂。”

“对啊,我也知道合适的氧化剂不是那么轻易就能找到的,我也不想让你一个东奔西走,所以我觉得还是要给你安排几个帮手,你觉得怎么样?”

“给我安排几个帮手?”

诸葛亮看着陆川,“可是,有合适的人手吗?”

诸葛亮很清楚如今这个时代的潮流是什么,几乎所有的读书人都想出仕,而出仕就必须读经,而那些经书和他正在做的研究是完全不想干的。

但凡是家里有条件的,智商也足够的,一般都会选择研读经书,争取当官,谁闲着没事研究奇技淫巧?

诸葛亮之所以研究这些,是因为他本身就聪明,在研读经书的同时还有余力,可天下间有几个像他这样的?

所以诸葛亮觉得能帮得上忙的人,不多。

陆川也有这样的想法,所以才想给诸葛亮找帮手,让诸葛亮带出来几个科技型人才,然后这几个科技型人才又可以继续培养人才,长此以往,才能真正推动科技的进步。

“没关系,我给你找合适的人手,可能一些他们不懂,但你要教他们,他们知道该怎么做了,你的工作就轻松了。”

“啊?还得让我教?”

诸葛亮一脸苦相,这可不是他擅长的。

陆川点头,“你不教,难道要让我来教?孔明,你要记住,你现在是在单独研发一个项目,那你就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,是项目导师,我给你找几个学生过来,你一边教他们,一边让他们打下手干活,等项目完成了,他们也就学得差不多了,等下一个项目开始,他们就能帮上忙了,这样你也能轻松一些,不是吗?”

“这……好吧,那我尽量吧。”

诸葛亮心里还是没有底,毕竟他的年龄也不大,这么快就让他带学生,他是真的担心。

“好,那就这么说定了,我去学校那边给你挑几个聪明伶俐、踏实肯干的,你要是觉得合适就让他们留下来,不合适的还让他们回去就行了。”

陆川直接替诸葛亮做了决定,总之必须要让诸葛亮把项目导师的作用发挥出来,在实践中培养人才。

之后陆川来到学校,跟蔡邕商量一番,挑选十个身家清白、出身贫苦,但是脑子灵活而且踏实的少年,带着他们去了工坊卫城。

工坊卫城如今还是保密程度极高的地方,寻常人是不能进来的,所以这十名少年看到进来之后就紧张起来,不知道陆川究竟要做什么。

很快,陆川带着他们来到火药工坊门口,但是却没有着急进去,而是把诸葛亮叫了出来。

火药工坊里面的秘密太大了,不是轻易能泄露出去的,而这十个少年也太年轻了,陆川也不放心直接让他们进入火药工坊,所以必须要有一个考察阶段。

诸葛亮出来之后,陆川让诸葛亮在火药工坊外面找一个住处,先把这十名少年安顿下来,然后让他们做一些比较简单的工作,在工作中对他们进行考察。

这个考察跟他们智商无关,只看他们能不能保守秘密,对陆川是不是忠心。

只有通过考察的人才能成为诸葛亮的助手,才有可能留下来。

把一切都跟诸葛亮交代好之后,陆川就回去了。

出来忙活了这么久,陆川早就想回去了。

趁着现在有时间,陆川要多多努力,给陆鼎多添几个弟弟妹妹,要不然等他忙活起来,可能又要好长时间不能回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